破发展之羁
纾民生之困
谋奋进之局
大气豪迈、倔强质朴的柳河人
以精细实的作风
大胆闯新路、破坚冰
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
不断探索前行
奋力谱写柳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柳河是中国绿色名县
素有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的美誉
提到火山岩稻米
我们想到了一个地方
那里拥有着32000亩水田
数家知名稻米企业
大家猜猜是哪个地方这么优秀呀
⬇
近年来,姜家店乡因地制宜,依托产业优势,打绿色牌,走特色路,不断发展壮大绿色优质有机稻米产业,全面加快农产现代产业化进程,着力提高稻米产业的质量和效益,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。
姜家店朝鲜族乡位于北纬42度的世界黄金水稻种植带,拥有独特的火山岩地貌,各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远远超过普通黑土地。这里有以山泉水为源头的三条河流,水质清澈,温度适中,富含各种微量元素,无污染,生产出来的每一粒米都晶莹剔透,质重如砂,品质极佳,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。世界杂交水稻之父、中国工程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为姜家店火山岩稻米题字“祝吉林柳河稻米产业兴旺发达”。
为促进水稻产业走向优质化、绿色化、产业化,扩大姜家店大米品牌知名度,姜家店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落户。全乡现有稻米加工企业9家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,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,获得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认证及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企业4家,全乡农业产值0.49亿元,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.12亿元。
目前,先后培植发展了蛙田、国信等7家国内知名企业,采用人工除草、生物除虫、养稻田鸭等生态种植方式,稻米加工已逐步向米粞、米粉等产品转化,富硒米、富锌米、富铁米等高附加值特色品牌建设及可视农业发展正逐步加快。
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,从稻米生产产业化入手,通过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经济模式,促进稻米产业持续发展。截至目前,全乡稻米产业共流转土地近8000余亩,推进稻米生产产业化、现代化,增加农民土地的财产性收入。五星村和曙光村流转土地共6500亩,通过规模流转土地使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,稻米企业向村委会缴纳的管理费使村集体增收19万元。通过土地集中流转,有效的将零散土地整合,促进稻米产业机械化进程。
姜家店乡稻米独特种植技艺——“火山岩稻米种植技艺”已被吉林省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13年以来,姜家店乡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7届“柳河县文化旅游插秧节”活动。
活动现场,参加活动的群众身着民族盛装,为观众带来了朝鲜族民乐舞蹈,展示了辣白菜、打糕等朝鲜族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,用文艺作品把春天插秧、夏天薅草、秋天收割等劳动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近年来,姜家店乡为加快稻米产业发展,先后投入1.03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、千亿斤粮食项目、后河灌渠项目,农田水利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。按照绿色优质的种植标准,将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相结合,带动稻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,精品打造出“姜家店”绿色品牌大米,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。

说到这儿,有人会问了
来姜家店除了能
感叹:良田万顷,沃野千里
赏尽:整齐的稻田、翻滚的稻浪
还有什么特别的游玩之处呢
有有有、必须有
姜家店朝鲜族乡,作为朝鲜族乡镇,民俗文化浓厚、自然风光秀美!尤其是五星村,位于驼靖公路沿线,朝鲜族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94%,是一个有着传统文化的特色乡村,也是柳河县姜家店乡旅游的“招牌地带”!
近年来,五星村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,通过新建围墙、水泥路、太阳能路灯、冲水厕所等措施,切实加快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、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步伐。同时,五星村以朝鲜族民俗文化为特色,坚持自然生态理念,打造集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旅游为一体的农旅合一项目,实现了“吃、住、养、玩、购、娱”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民俗旅游品牌。
既然是朝鲜族乡,那就必然有特色美食。米酒、米肠、打糕、冷面、辣白菜……真的越聊越饿,话不多说,这个旅游季,姜家店朝鲜族乡~走起!